這家暫無盈利能力的人形機器人生產商,正申請到港股上市
優必選所處的人形機器人賽道,正獲多家科技巨頭高調參與,市場關注度高
雖然旗下產品已實現量產,但該公司仍未能錄得盈利,更預告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出現凈虧損
在2019年的“春晚”舞臺上,6個人形機器人與專業舞蹈演員同臺表演,他們時而跳著富有節奏感的 Popping(震感舞),時而變換隊形,動作相當靈活。這些機器人是由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經歷了10年發展,這家機器人獨角獸企業上周二向港交所遞交初步招股文件,計劃在主板上市。
在仿生機器人領域,相較于四足機器人、蜘蛛機器人等多足機器人而言,人形機器人在肢體協調、保持平衡等方面的制造難度更高。不過,人形機器人具有與人類相似的軀干結構與運動能力,可以做出更豐富的動作形態,應用在社會服務等領域。
優必選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截至去年末,優必選擁有逾1,500項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相關專利。據初步招股文件援引的研究報告,優必選是中國首家實現小型人形機器人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
在港股IPO之前,優必選已經歷過多輪融資,招股文件顯示,優必選于2022年11月完成最后一輪增資,獲濮陽金控以每股成本78.88元認購204.5萬普通股,投后估值高達312億元。優必選創始人兼CEO周劍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53.98%,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深圳進化論、騰訊控股(0700.HK),以及啟明創投管理的QM25基金,則分別持股10%、6.48%及5.98%。
作為一家明星企業,優必選曾嘗試登陸A股市場,但未能成功。2019年4月,優必選與中金公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在深圳證監局發布輔導備案。2020年11月,優必選重新與中金公司、民生證券簽訂A股上市輔導協議,但中金公司于2021年1月退出,此后民生證券的上市輔導也在2021年7月后中斷。
旗下產品已量產
隨著多家巨頭科技公司去年高調加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市場對該賽道關注度驟然提升。2022年8月,在小米集團(1810.HK)的發布會上,身高1.77米的人形機器人鐵大(CyrberOne)舉著一朵花搖搖晃晃走上臺亮相。同年10月,特斯拉(TSLA.US)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也隆重登場,公司稱,擎天柱最初可從事一些危險工作,未來還可以用于家庭、做飯、修剪草坪和照顧老人,甚至成為人類的“伙伴”或伴侶。
特斯拉和小米的人形機器人造價高昂,CyrberOne的制造成本達60萬至70萬元,目前未能實現量產。在該賽道耕耘已久的優必選,則已經找到量產之路,涉足教育、物流等企業級機器人,以及消費級的玩具機器人等。
相比應用成熟的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應用集中在教育行業。優必選招股書顯示,去年前9個月,公司整體收入同比上升5%至5.29億元,其中教育智能型機器人營收占3.58億元或67.7%;物流智能型機器人和其他行業定制機器人,則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9.6%和4.3%;至于消費級機器人和其他智能硬件設備的營收比例則為16.4%。
優必選主攻的教育機器人,包括為教育行業定制的智能型機器人硬件和軟件服務,以及人工智能教程教材、機器人教學包等,適合中小學及大專院校STEAM教育。不過,為擴充收入來源,優必選目前正持續拓展不同行業及應用場景中的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例如朝養老行業進軍,并于去年下半年推出康養類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
毛利率連年走低
雖然優必選已有30多種產品在市場銷售,而且近年收入緩步增長,但由于開支過高,公司成立以來持續虧損,幅度更不斷擴大。在2020和2021年,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7.4億元及8.17億元,當期虧損分別高達7.07億元及9.18億元;到去年前9個月,其虧損再增加28.1%至7.78億元。
人形機器人作為新型產品,優必選在市場教育方面投入頗大。去年前9個月,用于銷售和營銷的開支已占當期總營收的45.6%,而研發開支占營收的比例更高達61.4%,再加上一般行政開支,因此嚴重入不敷出。該公司更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出現凈虧損,將通過拓展應用場景、擴大業務規模以提升規模效應,以及控制成本及開支等方式逐漸實現盈利。
此外,該公司的毛利率也呈下滑趨勢。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個月,毛利率分別為44.7%,31.3%和30.7%。由于智能家居領域的激烈競爭,優必選的消費級機器人需下調售價以促進銷售,從而減少滯銷存貨,因此業務一度在2021年出現了26.4%的毛損率。
優必選暫未通過港交所聆訊,而且A股及港股市場上暫無同類的人形機器人企業,較難與其他公司直接比較,但參考其最后一輪融資估值312億元,則稍高于醫療手術機器人公司微創機器人(2252.HK)的323億港元(280億元),并拋離業聚醫療(6929.HK)、天智航(688277.SH)的69億港元(60億元)和61億元。對于人形機器人這一充滿未來感、盈利模式卻仍然未明朗的新晉行業,最終市場能給出多少溢價,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來源:bamboo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