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qyzvb"><track id="qyzvb"></track></mark>
      <ins id="qyzvb"></ins>
    1. <code id="qyzvb"></code>
    2. <tr id="qyzvb"><nobr id="qyzvb"><ol id="qyzvb"></ol></nobr></tr>
      <output id="qyzvb"></output>
            展會信息港展會大全

            如何加強基礎研究、怎樣看待人工智能倫理規范?科技部回應來了
            來源:互聯網   發布日期:2023-02-27 09:39:49   瀏覽:6689次  

            導讀:本報記者 郭冀川 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介紹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王志剛表示,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開啟...

            本報記者 郭冀川

            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介紹“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王志剛表示,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開啟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的新階段。

            對于近期市場關注的ChatGPT和人工智能技術,科技部回應表示,將把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增長引擎,繼續給予大力支持。

            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至40萬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我國科技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十年,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最快的十年,也是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作用發揮最為彰顯的十年。

            科技部數據顯示,全社會研發經費從2012年的1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提升到2.55%;基礎研究投入從2012年的499億元提高到2022年約1951億元,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由4.8%提升至6.3%。研發人員總量從2012年的325萬人年提高到2022年預計超過600萬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

            王志剛介紹,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3.9萬家增長至2022年的40萬家,貢獻了全國企業68%的研發投入,762家企業進入全球企業研發投入2500強。

            2022年,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捷報頻傳,天和、問天、夢天三艙齊聚天宇,中國空間站傲立太空,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納衛星、量子傳輸、質子治療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3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首次突破2.5%,基礎研究投入比重連續4年超過6%。

            王志剛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科技部將聚焦“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特征和演進趨勢,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立足科技創新中國特色,強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鮮明導向;立足新時代階段性特點,有力保障國家發展和戰略安全。

            為基礎研究建好平臺

            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基礎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基礎研究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王志剛表示,科技部制定了基礎研究十年規劃,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引導全社會加大投入,包括企業、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A研究經費已經從2012年的499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951億元,年均增長近15%,接近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速度的2倍。

            我國基礎研究也取得了眾多突破,如建成了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穩態強磁嘗散裂中子源一批國之重器,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等領域也部署了一批重點項目,在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人工合成淀粉、納米限域催化等方面取得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

            王志剛表示,當前,我國在一些方面有“卡脖子”的技術短板,需要從基礎研究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強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二是加強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三是加強市場導向的應用型基礎研究。

            王志剛說:“圍繞產出重大原創成果這個主線,把目標導向、市場導向和自由探索這三方面平臺都建好,有些是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有些是市場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有些是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讓他們都有舞臺,大家盡展其能。”

            三方面著手支持人工智能

            近期,ChatGPT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反響,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陳家昌表示,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技術,日益成為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生產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量;谧匀徽Z言理解的人機對話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ChatGPT作為一種現象級的應用,表現出很高的人機交互水平,在眾多行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潛力。

            陳家昌介紹,2017年國務院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指引下,科技部成立了人工智能規劃推進辦公室、戰略咨詢委員會和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近兩年也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倫理規范》,啟動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確定了以“基礎軟硬件”為主體,“基礎理論”和“創新應用”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研發布局,同時依托龍頭企業,建立了一些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一方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另一方面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速度。

            據悉,科技部建設了18個國家創新發展試驗區,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各地特色的應用場景。從進展來看,國內學者提出了“神經形態完備性”理論,研發了異構融合類腦芯片,同時國內科研機構研發了中文多模態預訓練模型、圖文音三模態大模型,從技術水平來講也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陳家昌說:“下一步,科技部將把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增長引擎,繼續給予大力支持。一是推動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加快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技術攻關。二是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在重大應用場景中錘煉技術,升級迭代,培育市常三是推動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可控的治理體系。四是全方位推動人工智能開放合作。”

            談及如何加強人工智能倫理規范,王志剛說:“ChatGPT本身是一個大模型,就是大數據、大算力、強算法。我們國家對于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在倫理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對科學技術發展趨利避害,讓利更好地發揮出來。”

            (編輯 孫倩)

            贊助本站

            人工智能實驗室
            相關內容
            AiLab云推薦
            展開

            熱門欄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3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實驗室 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公司動態 | 免責聲明 | 隱私條款 | 工作機會 | 展會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