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已連續四年舉辦開發者先鋒大會,是上海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2月25日,2023全球人工智能開發者先鋒大會(GAIDC)在上海臨港中心開幕,上海市副市長李政在大會致辭時透露,去年以來,上海在核心技術、場景運用、生態建設、人力資源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打造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在產業載體方面,浦東張江、徐匯西岸、臨港新片區、閔行馬橋等四大產業格局基本成型。
李政說,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世界經濟,全球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加速演進,呈現從感知走向認知、從識別走向生成、從專用走向通用的趨勢。特別是超大規模模型,正在引領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的新一代浪潮,掀起產業變革的蝶變,為全球AI開發者打開了無比廣闊的發展空間,帶來了面向未來的發展機遇。
李政表示,上海是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城市之一,去年以來在核心技術、場景運用、生態建設、人力資源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表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一批開源開放的體系正式發布,一批智能芯片流片量產,位于臨港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投入試運行,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揭牌啟用。
二是產業載體加速拓展,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數據交易所、白玉蘭開源開放研究院等創新機構建成運營。浦東張江、徐匯西岸、臨港新片區、閔行馬橋等四大產業格局基本成型。
三是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制定出臺了國內首部省級人工智能地方性法規,編制實施了國內首個人工智能算法創新行動計劃、人工智能地方標準體系,連續成功舉辦了五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集聚了全國1/3的產業人才,為全球AI開發者創新創造構建了良好的產業環境。特別是臨港新片區,已連續四年舉辦開發者先鋒大會,是上海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大會開幕式上,上海國際算法創新基地、上海市智能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籌)揭牌成立
李政表示,下一步上海將全力夯實產業基礎,加快多模態、通用大模型研發攻關,積極培育智能內容生成、科學智能等新賽道,推動智能芯片核心技術攻關和應用適配,打造自主智能計算生態,加強人工智能產業國際合作,同時將全力推動開源開放,建立政府、高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企業等合作聯動機制,加大算法開源、數據開放、算力開放力度,支持各類高水平的新型研發機構、高能級平臺引才育才,鼓勵AI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揭榜掛帥,構建面向技術開發的人工智能頂尖科學家、算法研發工程師、訓練師等人才培育鏈,支持更好發揮本市人工智能產業基金的作用,形成面向人工智能行業的多層次資本集群。
他最后表示,誠摯歡迎海內外AI領域的一流企業、創新團隊、優秀人才選擇上海、投身AI,為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