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qyzvb"><track id="qyzvb"></track></mark>
      <ins id="qyzvb"></ins>
    1. <code id="qyzvb"></code>
    2. <tr id="qyzvb"><nobr id="qyzvb"><ol id="qyzvb"></ol></nobr></tr>
      <output id="qyzvb"></output>
            展會信息港展會大全

            AI的金融應用前景有多大?7家銀行科技負責人聊了聊
            來源:互聯網   發布日期:2023-02-27 09:41:14   瀏覽:2787次  

            導讀:聊天、寫詩、寫代碼萬能的chatGPT對銀行業有什么啟發?如果一家銀行擁有類似chatGPT的技術,能做什么?銀行業探索多年的人工智能技術和chatGPT有何區別? 2月23日,助微計劃之下的銀行科技沙龍在上海舉辦,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

            聊天、寫詩、寫代碼……“萬能”的chatGPT對銀行業有什么啟發?如果一家銀行擁有類似chatGPT的技術,能做什么?銀行業探索多年的人工智能技術和chatGPT有何區別?

            2月23日,助微計劃之下的“銀行科技沙龍”在上海舉辦,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上海農商行、網商銀行等7家銀行科技負責人同臺熱議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小微金融領域的應用。

            銀行業正在數字化走向智能化,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已成為共識。IDC報告顯示,90%的銀行已經試水人工智能的應用,并且從智能客服深入到的小微經營者的信貸風控。

            大規模語言生成技術能應用于銀行嗎?

            在場嘉賓們認為,chatGPT令人驚艷的“智慧”,既來自于技術的突破,也離不開重金投入。

            一方面,其記憶庫非常龐大,chatGPT知識淵博,能通過大學考試、應聘谷歌程序員,源自于千億級的參數訓練,簡而言之,他學習了海量人類沉淀的知識。

            這種大規模語言生成技術,訓練一次的成本介于 200 萬美元至 1200 萬美元之間。微軟對這一技術背后的openAI的投入,已超過100億美元。

            雖然,銀行自建chatGPT的成本或許難以承擔,但每一次技術的突破,都會帶來產業的變革。所以,嘉賓們普遍認為,這種大規模語言生成技術的應用場景,值得行業探索。

            首先,大規模語言生成技術與客服有著天然的結合。因為這會讓智能客服懂得更多,更通“人情世故”,有望帶來更好的客戶體驗。

            其次,因為具備海量的知識儲備,可以作為銀行理財經理、信貸審批員的“助手”和“陪練員”。

            平安銀行總行金融科技部零售研發中心總經理兼基礎零售事業部聯席總裁儲量認為,銀行要求嚴謹、合規、可信,容錯率非常低,因此chatGPT這類聊天機器人的應用也需要非常謹慎。如果未來,中國公司的通用大模型取得進展,銀行在此基礎上調優他在專業領域的知識,將有大規模應用的可能。“這相當于,把一個全才的大學生培養成一個小微企業信貸專家。”

            智能客服只是起步,人工智能已用于小微信貸風控

            AI是一片海洋,而chatGPT是其中一條江河。而在中國千行百業中,人工智能的應用與探索從未止步,這是與會的銀行科技負責人的共識。

            2019年,浦發銀行數字員工“小浦”正式“入職”,她既能當智能客服,也能做培訓、大堂經理,還能做財富規劃師和質檢員等,大幅提升銀行的經營效率。浦發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萬化表示,浦發正在嘗試將多模態人機交互、知識圖譜、AI模型等技術應用于理財業務場景,推出AI“理財專家”,為消費者智能化地推薦理財產品。

            AI Bank則是平安銀行在2018年就提出的發展目標。通過AI技術,結合“五位一體”的模式,平安銀行已創建出一整套“全時全域、千人千面、有溫有感”的智能普惠金融體系。目前,平安銀行有40多個AI應用,已提交發明專利30多篇,覆蓋智能客服、個人貸款、理財產品銷售及風控等場景。在小微經營者信貸領域,平安銀行也引入AI技術,輔助人工審批,為客戶“量身定做”貸款額度。

            上海銀行最早在智能營銷領域應用人工智能,并逐步完成企業級AI模型敏捷研發線的建設,在組織上給予創新保障。目前,人工智能在營銷、風控、客服及運營等領域實現應用覆蓋,支撐近200個業務場景。上海銀行數據管理與應用部總經理助理劉訓艷表示,在智能風控領域,通過引入機器學習、知識圖譜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AI在授信全流程中的應用。

            作為小微金融領域的科技銀行,網商銀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也已長期布局。2022年,網商銀行發布“百靈”交互式風控系統,讓AI成為信貸審批員。當一個小微經營者需要貸款時,他可以通過和“百靈”對話聊天,上傳發票、流水、合同、卡車、小店貨架等材料和照片。百靈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AI模型等識別這些信息,并為小微經營者“畫像”,算出一個信貸額度。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00萬用戶通過“百靈”提交材料提升貸款額度。網商銀行人工智能部總經理韓冰表示,在中國,“百靈”屬于首次將人機互動信貸技術用于小微經營者信貸業務。

            IDC報告顯示,90%的銀行已經開始探索人工智能的應用,AI技術成為銀行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網商銀行CTO高嵩表示,AI技術的發展往往呈現脈沖式的演進,一個關鍵突破會產生漣漪效應,帶來持續不斷的創新動力。chatGPT將激活市場對于人工智能、小微金融科技的熱情,值得以開放的眼光看待。

            據了解,本次活動為“助微計劃”第一期銀行科技沙龍,旨在進一步促進小微金融同業交流、推廣優秀做法與先進經驗。“助微計劃”由全國工商聯會同多家行業協會,以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網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發起。2022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報告顯示,已有包括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在內的127家銀行加入“助微計劃”,期間平均每月共同服務小微客戶超300萬,累計發放貸款超4萬億元。

            贊助本站

            人工智能實驗室
            相關內容
            AiLab云推薦
            展開

            熱門欄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3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實驗室 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公司動態 | 免責聲明 | 隱私條款 | 工作機會 | 展會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