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日經亞洲爆料,蘋果已選擇和立訊精密合作,來助力AR設備開發。據悉,這是蘋果首次與內地供應商合作開發初代產品。據知情人士透露,立訊精密已經接管蘋果在上海的AR開發團隊,該團隊此前屬于和碩。知情人士還稱,富士康在幫助蘋果生產第二代AR設備,該設備的特點是比一代更便宜。而為了降低硬件總體成本,富士康將重點放在自動化大規模生產,以及提高生產性能方面上。
據青亭網了解,蘋果在中國有多家供應商/代工廠,此前主要依賴富士康、和碩等公司。和碩長期為蘋果提供iPhone組裝服務,它也是首家幫助蘋果開發AR設備的供應商,雙方合作大約持續4年,后來由于和碩對蘋果AR計劃產生懷疑,便逐漸退出該項目。除此之外,和碩多年來也在生產微軟HoloLens,后續開始將重心轉向電動汽車等新業務。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已經選中臺積電、日本索尼,為其AR頭顯提供Micro OLED屏幕,這些屏幕的部分開發工作目前在臺灣一秘密園區進行。
近年來,立訊精密已逐漸發展為蘋果重要的供應商,該公司正在努力從蘋果獲得更多業務,除了已有的iPhone、Apple Watch、AirPods訂單外,也爭取到未來的AR頭顯訂單。
不過,蘋果在AR頭顯制造商面臨成本等多項困難。由于Micro OLED屏幕基于特殊的涂層基板工藝,其制造成本相當昂貴,每塊售價大約150美元,而AR頭顯通常需要兩塊這樣的屏幕。相比之下,iPhone 14采用的OLED屏幕成本大約僅55到60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開發流程,單片12英寸晶圓只能生產幾十塊Micro OLED屏幕,難以實現量產,因此蘋果AR設備的零售價格也會很高,這將其受眾限制在科技發燒友、高端客戶市常因此,蘋果希望降到更實惠的價格(高端Mac的水平),來吸引更大用戶群。